尼康单反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献给坛子里面菜花}
看了一片比较适合菜鸟的文章,拿来跟坛子里面的菜鸟分享下!共勉....言归正传,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个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在我看来,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得看你是拍静物还是移动的活物,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
先普及一下基本概念哈,首先是AF自动对焦模式,它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而AF区域模式有4种类型: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
自动区域AF
下面咱从AF自动对焦模式说起,先说第一种,就是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
选择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简称单次对焦,也有人叫单次固定模式),多是为了拍摄静止物体,单次对焦简单说就是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锁定后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表示对好焦了,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它只对这一次焦,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单次对焦呢。如果没对好焦你继续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对焦后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焦点的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如果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被摄对象位置移动了就可能跑焦,片子就算拍糊了。所以AF-S无论与AF区域模式里的哪一种模式搭配,一旦半按快门完成对焦,那在按下快门拍摄之前,被摄对象最好就别动了,否则就可能跑焦。当然轻微的移动,比如有点晃动(如果不是拍微距的话),应该没啥影响,因为一般拍摄时由于景深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在焦点前后总还是有一定的范围(姑且叫做对焦精度范围或者简称景深吧)也是可以清晰成像的,轻微的晃动如果跑不到相机清晰成像的范围以外,只要快门达到安全速度,基本就不影响成像!从这点看,设置了AF-S后,你在AF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模式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在单点区域、动态区域和3D追踪情况下,可以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自动区域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相机都不提供AF-S单次对焦模式与3D追踪区域模式的组合)。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AF-S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对焦点就算是被定死了,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拍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跑焦),后果就是这张照片可能有点肉、有点糊。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拍静止的东西),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当然如果谁不小心移动了一下导致失焦了也没关系,麻烦您松开手指,接茬再次对准您的拍摄对象,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拍摄也就行了。
D7000中的AF-S模式的组合比较简单,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和单点AF模式组合,要么就是和自动区域AF模式组合。和单点AF模式组合时,每次半按快门,相机将对你选定的单一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而和自动区域AF模式组合时,每次半按快门,相机会在动态区域内(如11点、39点等)分析焦点信息,自动选定一个或多个对焦点对焦。由于是单次伺服对焦,所以在这两种组合模式下一旦对焦成功(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焦点都将不再改变。
接下来咱再说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相机会重新的、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此时你能听见镜头里发出轻微的“吱吱”的响声,那就是在锲而不舍的重新对焦呐。摄影师可以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跟单次对焦不一样,连续对焦没有提示音,而且甭管对没对上焦只要你按下快门就能拍摄,快门就会释放)。换句话说,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要不怎么叫连续对焦呢,所以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AF-C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而AF-S单次伺服对焦后是会发出““哔”的一声提示音的),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判断。
下面咱们分别分析一下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与不同的区域模式搭配组合时的情况,AF-C模式可以分别和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跟踪AF、自动区域AF四种方式组合。每种组合的作用和拍摄效果是不一样的:
1、与单点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对焦精度范围(景深),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我们可以演示一个实拍的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相机始终会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然而就在你半按快门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如果你还是男人的话,你会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自己选定的这个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的身上,这时候相机会和你心有灵犀,立即重新开始对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你老婆还在那里前前后后的走动,但在镜头之中,她,早已成了一团模模糊糊飘动的身影……
知道为什么你老婆来回走动仍能随时被清晰的对焦么?那是因为你在对焦模式中选择了AF-C连续伺服模式(跟您选什么区域模式没关系),相机会连续对焦;知道为什么你把选定的对焦点一转到靓妹身上,你老婆就不能清晰成像了么?那是因为你在区域模式中选择了单点AF模式,相机就会只认你选定的、单一的这一个对焦点,它对向哪里,相机就在哪里连续对焦,这就是单点AF模式的作用。
2、与动态区域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对焦精度范围(景深),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所有的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比如D5000有11个对焦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个点覆盖的范围内,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其原因就是说明书里说的那句经常能把一些新人搞死的话:如果被摄主体移动了,相机会根据周围对焦点的信息进行对焦)。但是,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对焦点上,而且,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在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顾不上了。我们重新演示一下那个实拍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因为你选了AF-C连续对焦模式,所以相机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然而就在你半按快门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你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自己选定的这个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的身上,这时候如果你老婆和靓妹都是静止的,那么由于你同时选了动态区域模式,相机就会暂时忠实于你的老婆,你老婆仍然清晰,而靓妹仍然很模糊,这时如果你老婆或是靓妹双方或任何一方相对相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你的相机就会立即重新开始对选定焦点中的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镜头之中的你的老婆,她将渐渐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这就是在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区域模式中的单点AF和动态区域AF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区别,但是用处还是很大的,怎样用好这点区别,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说了,留给各位童鞋当家庭作业,回家自己好好想。
3、与3D跟踪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对焦精度范围(景深),由于是AF-C连续伺服,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所有的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比如D5000有11个对焦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个点覆盖的范围内,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就会自动消失,而拍摄对象在这11个对焦点的范围内跑到哪个对焦点的位置上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新的选定对焦点,由于您选了AF-C连续对焦,相机就会在新的对焦点上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以保证这个跑来跑去的对象能够在您按下快门的一刻在您的相机中清晰成像。你在取景框里看到的景象就是,在这11个对焦点的范围内,你老婆跑到哪里,好像那个选定的对焦点就跳到哪里,保证始终把选定对焦点对在你老婆身上,要不怎么叫3D追踪呢(据说相机让选定对焦点跟踪目标的依据就是焦点上目标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区块,颜色区块相对背景移动则选定的对焦点就会跟随着它移动)。当然,如果您的拍摄对象跑出了这11个点的范围,并且在这个时候,选定的对焦点又捕获了一个新的对焦目标,相机就会把新目标当做跟踪拍摄的对象,对焦点会随着新目标跳来跳去,即使原目标又回来了,相机也不会再搭理它了。所以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我们在区域模式中如果选3D跟踪模式与之搭配,就特别适合拍飞鸟哈,那真叫“焦点与孤鹜齐飞、好片共鸟毛一色”啊!当然,如果选单点或动态区域组合也可以,那就得把相机转动得更精准一些,保证始终把选定的焦点对准移动中的飞鸟就可以了。
4、与自动区域AF组合:每一次半按快门键,相机会在对焦点分布的动态区域内(比如D5000机型有11个对焦点)分析焦点信息,并自动选定一个或者数个对焦点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对焦精度范围(景深),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那一个或数个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所有的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与动态区域AF模式下一样,相机仍可以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那些对焦点上,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在相机自动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不能保证了。话说到这里,聪明的童鞋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选动态区域AF和选自动区域AF的唯一区别就是在相机的焦点矩阵(比如D5000的11个焦点)里面对焦点的选定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由摄影师自己手动选择且只能选定一个对焦点;而后者由相机自动选择且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对焦点,其他什么操作啊、效果啊、表现啊等等方方面面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最后咱们说一下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就是由相机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是采用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呢,还是选择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那相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单次,而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连续呢?根据笔者的实操试验(以D5000为例),它是这个样子的:当你安静的端着相机对着一个安静的物体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相机会认为你要拍静物,就会自动切换到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反之,如果你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你的相机是出于移动之中的,或是你的拍摄对象相对你的相机是移动的(比如你拍的模特正向你跑来),那么这个时候相机会认为你要拍活物,就会自动切换到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
借此机会再强调一次,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对焦成功会有提示音,且对焦没有结束(提示音未出现)之前,就算你把快门摁到底,相机快门也不能释放,无法完成拍摄;而在AF-C模式下,对焦无论是否完成都没有任何提示音,且无论是否对焦准确(合焦),你只要把快门摁到底都可以释放快门并完成拍摄。所以,在 AF-A 自动对焦模式下,你能不能听到对焦提示音,你能不能在没有准确合焦的情况下也能按下快门拍下这张照片,取决于你的AF-A 自动对焦在这次操作中究竟替你选择了哪一种具体的对焦模式,是AF-S?还是AF-C?
相机一旦在AF-S和AF-C之间切换到了某个模式,只要你还半按着快门,只要你这次的拍摄并未完成或中止,只要没有重新开始一次新的拍摄对焦,那么在这一次的拍摄中被AF-A所选定的这个对焦模式(要么是AF-S,要么是AF-C)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比如说,在一次拍摄中,一旦相机根据情况作出判断:本次拍摄采用AF-S单次对焦模式!那么在这个切换完成之后,即使被摄对象这时又移动起来了,相机也不会改变在本次拍摄中已经确立的单次对焦模式了,后续的所有的操作(无论与什么区域模式配合)都与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与它们配合时的情况完全一样,具体怎么个表现,咱们前文有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所以,AF-A有什么用呢?我想,或许在你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将在单次对焦还是连续对焦中完成、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是拍静物还是拍活物、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是追拍飞翔中的小鸟还是一只睡觉的猫咪,同时你也不能确定下一次的拍摄时机出现时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对相机进行参数设置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使用AF-A,把随机应变、相机而动的选择权交给你手中的宝贝,当然,这是有风险的,因为相机毕竟智商有限,万一你在神农架突然看到一位飞身闪过的野人或是一只即将窜入密林的华南虎,反应迅速的你在举机拍摄之际却不幸被相机误判、误设为AF-S单次对焦……,我想拍糊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到那个时候,表怪我没提醒你哦! 噢!多谢分享!{:soso_e181:}
睇完第一篇了!好用心和给力!{:soso_e179:}
非常清晰!{:soso_e183:}
明天睇第二篇!哈哈!(因为太长了){:soso_e128:}{:soso_e181:}
d90的来学习了。 好长啊,看得我累
页:
[1]